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散文||生炉子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辽宁本溪一个叫兰河峪的小学度过的。那时候每到冬天,三年级以上的男生,都要轮流承担生炉子取暖的任务。

兰河峪小学坐落在兰河峪村西的山脚下,一共有7个班,其中1个育红班,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当时规定,三年级只生自己班的炉子,四至六年级除了生自己班的炉子外,还要分别给育红班、一年级和二年级生炉子。

生炉子两个人一组,轮到第二天生炉子的男生,当天下午放学后,首先要“卸炉子”,就是用手将未燃烧完的煤块拾拣出来,再用炉钩子拽出炉箅子,将炉灰渣全部掏出,用筐子运送到学校墙外的垃圾堆里;然后到校园外的山坡上采一些引火用的蒿草,再找门卫大爷去仓库领一筐子第二天烧的煤,这样生炉子的准备工作就就绪了。

从我家到学校有不到2公里的路程,生炉子要早上5点半多钟从家出发。那时候家里没有闹钟,全凭父母的“生物钟”把我叫醒,居然一次没有晚过,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东北的冬天异常寒冷,路面也常年积着冰雪。我在父母的催促下,睁开惺忪的睡眼,极不情愿地穿上大棉袄,戴上棉帽子,拿上火柴,踩着积雪“吱吱呀呀”地往学校赶。

生炉子的程序很简单,先将蒿草放入炉膛中点燃,然后放入柴火,再放入煤块,等满炉的煤都燃烧起来的时候,我们也就大功告成,填满煤块,高高兴兴地回家吃饭。生炉子看似简单,但对当时只有十二三岁的我们来说,委实是个技术活,放柴火和煤要掌握火候,放得不能太早,也不能放得太多。把炉子生得旺旺的,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件自豪的事情,看着烧得红通通的炉子,听到烟筒往外抽烟发出“嗡嗡”的声响,我们的心里美滋滋的,围坐在炉子周围,从书包里掏出几个地瓜来,用削铅笔刀削成一片片的,然后贴到炉壁上,瞬间发出“滋滋”的声音,冒着缕缕的地瓜香味。坐在暖烘烘的屋里,吃着香甜的地瓜片,感觉是童年最幸福的事了。

当然,能生好炉子,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经常的事情,更多的是捣鼓了半天,炉子一直“咕咚咕咚”往外冒青烟,弄得满教室烟雾弥漫,我们也呛得不住地淌眼泪。眼看快到上学时间了,我们怕耽误回家吃饭,只好一走了之。等回家吃完饭,像犯错误似的胆怯地溜进教室的时候,看着班主任和几位同学正忙在摆弄炉子,教室的烟雾还没有散尽,一些同学看到我们,冷嘲地叫着我们的名字说道,看你们这是生的什么炉子?我们感到十分羞愧。

生炉子,不仅使我们增长了技能,还磨练了心志,个中的酸甜苦辣,深深印在童年的记忆里。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萦之不去,时时想起。我曾常常把生炉子的事情讲给上学的女儿听,她瞪大了眼睛,感到惊讶。

在大学的时候,有幸聆听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协会创始人王遐方的讲座,记得他曾讲道,酸甜苦辣都有营养,风霜雨雪都可炼人,教育我们要加强磨练,增长本领。现在的一些小学生,由于学校和社会出于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劳动实践方面的事情已经很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大减弱。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真心希望学校能够多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劳动实践的机会,大力培育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随机推荐:
蚊帐防摔儿童 个子矮套装裙 牵引绳 泰迪 腮红修容 配件盒 零件盒 塑料瓶 透明 密封 夏季时尚套装 阔腿裤 树状月季 唇膏 高跟鞋 细跟 性感 窗帘客厅 大码女鞋品牌凉鞋 奥特曼 空气套 内存条 笔记本 4g 背部按摩 空调席冰丝席 夏季 特百惠 旗舰店 老年手机 诺基亚 青少年手表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